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
    杨振宁先生把他的遗产已经全部记到了翁帆名下?

    信息发布者:鲁安新华
    2023-04-16 11:02:16    来源:歌舞青春    回复:2    点赞:3

    42326164-8331-49C5-BABE-8F1668AA1B33.png

    杨振宁把160亿资产全登记在翁帆的名下,然后嘱咐妻子道:“如果你没有爬到棺材边,就不要把财产权交给儿子!”



    本该各自幸福的几个人,却因为意外再次有了交集。

    2003年,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去世,翁帆得知消息之后给杨振宁写了一封慰问信。


    而此时,翁帆也刚刚结束了她失败的婚姻,考入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攻读硕士。


    同样经历着感情失落的两人,自然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。



    一年后,杨振宁向翁帆求婚,2004年12月24日,两人在民政局登记结婚。


    他82岁,她28岁。


    一位是82岁原配去世的老人,一位是结束了失败婚姻的28岁貌美女子。


    两人的婚姻就如同一场大地震震动了科学界,也引发了很多猜测。


    杨振宁在备孕期间买了3斤猪腰子煲汤,强健体魄,不久翁帆查出怀孕,可翁帆却说:“先别高兴太早,孩子不一定是你的!”

    爱情讲究缘分,而且没有年龄限制。

    杨振宁和翁帆,两人年龄差45岁,可以称之为旷世之恋,也有人视为“爷孙恋”。

    很多人认为,翁帆之所以嫁给他,一定是有所图,杨振宁已经年满100周岁,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,这是无法阻挡的自然规律。

    随着病情加重,他的遗嘱被曝光,18亿资产分配成焦点,并特意叮嘱翁帆,你可以再嫁。

    翁帆摇摇头,她想要的不只是爱情和身份。

    01

    翁帆出身普通家庭,父亲喜欢古典文学,也比较重视对儿女的教育。

    她高中毕业,考入汕头大学,专业是外语,在读大学期间,翁帆性格活泼开朗,总是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。

    得知学校邀请了物理学家杨振宁和夫人来演讲,她主动报名当志愿者,在她心中,对杨振宁夫妇有极高的敬意。

    杨振宁和夫人杜致礼来了,比她想象得平易近人,她的落落大方,也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,合影时,杨振宁发现她跟夫人年轻时的样子很像。

    但那时候,双方都没想太多,对于翁帆来说,杨振宁是教授也是长辈,她心里只有崇拜。

    活动过后,他们在各自的人生路上前行,如果没有意外,双方将不会有交集。

    缘分从一封信开始,杜致礼病逝,对杨振宁打击很大。

    他们相濡以沫,是真正的患难之交,杜致礼曾经是他的学生,后来在美国留学时相遇,两人身处异乡,都认定对方是自己的爱人。

    杜致礼出身名门,父亲是赫赫有名的杜聿明,她饱读诗书,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名媛,为了支持杨振宁事业,她退回家庭,抚育3个儿子1个女儿。

    杨振宁的事业遇到阻碍,犹豫到底该回台湾还是北京时,是杜致礼帮他做了选择,建议他回北京,这个决定,也奠定了杨振宁在国内物理学界的地位。

    生活方面,杨振宁完全依赖于杜致礼,他一心扑在研究上,是需要人照顾的,杜致礼的离开,让他感到孤独和落寞。

    在他最难受时,翁帆写来一封信,也让他找到新的情感依托。

    02

    翁帆从学校出来后,去了深圳工作。

    在工作中认识了前夫,两人恋爱没多久,就结了婚。

    因为缺乏了解,婚后才意识到选择的错误,婚姻只维持了短短两年,就结束了。

    她又重新找工作,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,并不是那么顺利,她在人生低谷中,看到报纸上的一个信息,得知杜致礼离世。

    想到杨振宁可能心里很难过,她就写了一封信,表达了自己的伤感和关心,本以为对方是名人,不会给自己回信。

    谁知,杨振宁给她来信了,先是表达了感谢,又对她提出了一些人生建议。

    那时候,翁帆正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,看到对方的指点,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,总是把信读了又读,就这样,书信成为桥梁,建立了两人的感情。

    两人聊了一段时间,杨振宁约她旅游,翁帆爽快答应了,他们在公园租了一个双人自行车,杨振宁骑着,翁帆在后面开怀大笑。

    两人走到水边,杨振宁害怕她滑倒,紧紧拉住她的手,那一刻,他们明白了彼此的心意。

    旅游回来,杨振宁和翁帆决定结婚,关于婚姻,杨振宁的态度是必需品。

    他在采访时谈到:“我是害怕孤独的人,翁帆给了我爱,也让我感受到活力,我没有什么好避讳的,就想娶她,如果没有翁帆,也会有别人。”

    很多人难以接受,觉得他太自私了,把翁帆当替代品,如果不是她长得像杜致礼,会那么快结婚吗?

    翁帆的亲戚也觉得不可思议,但她父亲通过接触,发现杨振宁是坦诚的,就理解了她,认为女儿的选择,是为科学献身的美德。

    这边杨振宁的儿女倒没有阻力,他们尊重父亲的态度,并且觉得翁帆是善解人意的女子,父亲会得到好的照顾。

    两人在一起相处,翁帆需要改变很多。

    首先是生活习惯。

    杨振宁作息规律,习惯早睡早起,而且饮食清淡。

    翁帆就戒掉咖啡,也跟着他锻炼身体,两人看书累了,就在门口练会太极,倒也相得益彰。

    其次是事业方向。

    翁帆不再出去工作,而是把目标放在学习。

    她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底蕴,清华园的环境,也让她有更多的资源做研究。

    如果说一开始,两人的婚姻是互补,翁帆照顾对方生活,杨振宁给予她人生指引,那么婚后,他们就真正实现了水乳交融。

    两人不管走到哪里,总是手牵手,清华园的学生经常看到他们散步,那种安享当下的淡然,给人一种宁静之美。

    03

    对于逆反常规的选择,有没有后悔?

    翁帆在接受采访时回答:“我不后悔,你没有办法想象,被一个自己崇拜的人喜欢,是什么感觉。”

    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两人的感情,他们属于双向的奔赴。

    女孩大多有“慕强心理”,对能力强又有性格魅力的人,总是容易产生好感。

    刚好,对方也喜欢自己,这份感情就水到渠成了。

    有人质疑她是为了钱。

    没错,杨振宁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,他可以得到丰厚的奖金,但他不是爱财的人,拒绝美国开出的优厚条件,回到祖国教学。

    清华大学给他开出百万年薪,也被他拒绝,他不要工资,还捐出600万给学校,用于科学研究,从这一点来看,他的格局不仅仅是个人前途,而是为科研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
    有传言称,他有18亿资产,写遗嘱都留给了前妻的儿女,一分钱也没给翁帆。

    言语之中,似乎为翁帆不值。

    说这话的人,格局小了,翁帆缺钱吗?她不缺。

    多年的学术研究,翁帆早已有了自己的成绩,就算没有杨振宁,她也有稳定的收入。

    而且,她可以一直住在清华园,这种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,是多少人渴求不到的。

    真正埋头于学术的人,对物质是比较看淡的,她不要杨振宁的财产,也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,她真正的目标,是自己在学术上有所建树,这才是她的野心。

    嫁给杨振宁时,翁帆28岁,两人已经携手走过20个年头,她也从一个青春洋溢的女孩,成长为知性女子,唯一不变的是,她跟杨振宁出门,必定会牵手。

    他们的爱,不同于世俗之恋,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互相扶持,也正是翁帆的付出,才让杨振宁能专心研究,他躺在病床上,依然没有停止工作。

    让人把笔记本带到病房,稍微有点精神,就整理一下资料,翁帆心疼他,又无法阻止。

    正是应了那句话,别人都关心你的财产,唯有她在乎你的身体。

    这份感情不合常规,但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

    就如庄子的那句话,汝非鱼,安之鱼之乐?

    3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网友评论
    龙乡传人2023-04-16

    世界最美好的爱情故事!

    回复

    大河人家2023-04-16

    回复

    声明 本文由乡镇港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乡镇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乡镇港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